打开APP,全本阅读

打开
A+ A-
A+ A-

第5章

楚家几个男人听到这些也心中酸楚,当年楚家老三在京中被太子长史当街纵马踏死,楚老爷连上几道折子,此事最后不了了之。

当时的楚老爷子是河间巡抚,无召不得擅离。三子入京是会试过了准备殿选的,结果惨死京中。人没的憋屈惨烈,三儿媳妇带着孩子回了娘家再也没有回来。

次年河间王以清君侧之名纠集人马首先发难,他们全家都投在河间王帐下。谁知河间王半道腰折,他的几个儿子也跟着死乱军。

河间王是前朝高祖一脉,可到了废帝时期血脉早已远的不能不再远,空有名头,实则封地全无。只他为人八面玲珑,交友广阔,早有谋反之心,十几年计划终于集结人马得以实践。

后来这支力量被河间王的便宜外甥所领,也就是今上。

此人粗通文墨,原本是个不受待见的外室子,河间王的长姐是他的嫡母,早年没少吃过她的委屈。

他为人通透灵慧,又机敏好学。亲娘死后被接入本家,小时被嫡母嫡兄打的多了,无师自通练得一身闪避的好功夫。

入得军中后他有个河间王便宜外甥的身份,跟着人学文练武全都在行军途中完成,是个难得的天降绝艳之才。

单看此人能以这样尴尬的身份在河间王账下混的风声水起,后又年纪轻轻从如此复杂的局势中取得这支势力的领导权,其人心计可见一斑。

当时峰烟已起,几路人马都兴起反旗,河间被人抄了老窝,楚家因此被破。

河间王的亲眷早已转移,没有后顾之忧,可楚家不是。

楚家三房的人已经远离河间,二房夫人已故,家中只有大房媳妇镜娘和三个孩子还留在家中。

楚家家风年过四十无子方可纳妾,家中至亲唯有几个。

当时得到消息的楚氏父子几人,还以为家人就此已死。伤心了几月,被河间来投军的人告知,破府时没有抓到人,当时人去府空。

当时他们投入河间王帐下天下皆知,她们母子不敢随意投亲,只隐瞒身份四处躲逃。

孤儿寡母无依无靠,文弱女子不知是如何才活到今日。

这些年几经战乱,没有精力找她们,天下大定,终于把她们人找了回来,两边都有损伤,乱世里保下命来已是不易。

平国公看两个儿子颇为伤怀,没有办法,只得亲自打圆场。

“陛下为人宽厚,我们与他君臣数年甚为相得,他不会为难诺儿的。”

这已经是他们能给她做的保障了,忠心为君,君臣相得。他家女儿入宫,保她不受苛待。

可惜皇帝在和他们透风之前已向皇后妥协,不然就算豁出老脸,也得拦一拦这门亲。

楚云诺大伯母镜娘听得此事已无转圜,只低头喝茶,不再多言。

几个男人看此情形也不好多言,毕竟至亲多年未见,他们此时提出此事,确实是有不妥。

然而这件事只能快不能慢,要入宫准备的事情有很多,等年后再说,想要教孩子些东西也难了。

他们自然知道入宫之事必有蹊跷之处,可陛下已然开口,断然拒绝不是为臣之道。

向来世家女少有入宫门的,或者是直接议定皇后方为尊重。

楚家前朝末帝时期已有败相,无人在京中为宫。虽为一方大员,也远离京畿重地,不再是一等世家之列。

如今重返故地,又官拜一品国公,开国重臣,身份有所不同。

勋贵与世家有分野,世家与清流又有分野。界线大家并不提起,且当不明确,互为姻亲是常有的事。

要不是皇帝开口,楚家平国公府嫡长女,嫁入哪家的价值都要比入宫大的多。

事已至此,无法避免,只好另僻蹊径,生出些别的念头罢了。

此事奇巧之处在于已经洗泥上岸装文雅的皇帝,他非要点个世家勋贵人家里流浪长大的丫头。

  1. 上一章
  2. 目录
  3.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