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小说资讯 > 我在天牢讲课,老朱送太子入狱小说(完整版)-陈子瑜朱标章节阅读

我在天牢讲课,老朱送太子入狱小说(完整版)-陈子瑜朱标章节阅读

编辑:冷无情更新时间:2023-08-19 10:24:29
我在天牢讲课,老朱送太子入狱

我在天牢讲课,老朱送太子入狱

我老陈九世为人,曾随同商鞅变法惨遭入狱,同李时珍尝遍百草,也曾与诗仙李白畅饮彻聊!这一世穿越到大明...我竟然已入天牢!无妨...天牢而已,每日吃了睡,睡了吃,闲暇时间讲讲课.不讲课不要紧,一讲课,竟引来太子朱标和皇帝朱元璋的旁听!这一世,又有得玩了!

作者:忽悠过客 状态:已完结

类型:穿越重生

穿越重生类型的小说大同小异,《我在天牢讲课,老朱送太子入狱》这本书让人眼前一亮,陈子瑜朱标的故事脉络清晰,忽悠过客的文笔潇洒,结构严谨,写的很好,值得推荐。主要讲的是:“其实也简单,范敏范大人之前说这田间亩产,最多能够到达六百斤大关,那合格在五百斤,应该不算难对……

精彩章节

第7章

到了第二天,朱元璋的确不会放过这等吹嘘功绩,并且促进改革的机会,早朝之上,便也在众多大臣上殿之后,将南郊种植出来的旱稻,杂交稻用盘子端到了殿前。

而一众大臣,在看到朱元璋出奇的举动之时,倒也颇为警惕。

“各位爱卿,咱这一盘米,大家看完之后有何评价?”

“这米色泽金黄,颗粒饱满,恐怕不是寻常地间种出来的食物。”

“是呀,我听说淮南一带,盛产水稻这类谷物,听闻不仅仅是色泽美妙,甚至入口即化,烹饪之后,味道颇为不错。”

“这个事情,那不得问问户部尚书,我记得今年淮南一带的税收,都在他的册子上头统计着。”

大家看了一眼大米,随之便也开始了恭维。

但实话实说,南郊种出来的旱稻,的确和淮南地区上贡到京都的良品不逞多让。

可说着,大家倒也将目光放到了户部尚书范敏的头上。

只是范敏却不敢多发一言,他经手各地税收事务,今年淮南的大米,他也见过,外加上他也认得水稻和旱稻的区别。

一来二去,自然不敢认同大家的判断。

至于朱元璋,看到范敏一语不发,倒也颇为满意,随之站起身子,款步走到了众多大臣跟前。

“咱今天其实不是为了给大家炫耀这等大米的,而是想要在这大殿之上,用这些大米,为爱卿做顿饭。”

“做顿饭?”

一听朱元璋要给大家安排饭食,大家心里头那都是微微一愣。

按照以往的惯例,能够在大殿之上吃饭的情况,只有一个。

那就是这一场早朝一定有什么大事发生,需要大家在这殿宇之中果腹。

想到这一点后,时任丞相的胡惟庸倒也颇为警惕,随之拱了拱手,略带困惑的对着朱元璋问道。

“陛下,莫非是有什么事情想要商讨?”

“商讨?咱有什么事情需要商讨,最近天下可是国泰民安,太平祥瑞。”

“那......为何殿上用膳?”

“你说这事情,咱就是看到这稻谷成色不错,故此想让大家一同品尝罢了,怎么,难道咱宴请各位爱卿,各位爱卿害怕咱下毒?”

“这,陛下,请恕微臣多嘴。”

一听朱元璋质问自己,胡惟庸倒也心头一凛,随之即刻跪在了地上。

“没事,没事,咱就是随口一说罢了。”

可朱元璋却摆了摆手,不以为意,示意胡惟庸站起身子便也目光看向殿上的侍从,示意他们将这些大米在大殿之上进行烹饪。

至于在煮饭的过程之中,朱元璋又对着胡惟庸问了几句。

“胡惟庸呀,近些年来,税收一年不如一年,到底是和缘故?”

“陛下,近些年来流民之患层出不穷,甚至山西陕西还旱灾洪涝连年更替,民生缓和实属不易。”

“唔,你说的倒也是在理,不过,你前些年月送给咱的天工开物,倒是一本奇书,不知道你是否拜读一二?”

朱元璋从流民问题忽然转移到了天工开物书籍上头,胡惟庸倒也微微一愣,可过了半响,他还是实打实的回答道。

“回陛下的话,天工开物微臣倒也有过拜读,里头内容可谓是惊世骇俗,涵盖了这天地之下大部分的学识,但臣学识低微,并不能参透其中十分之一二。”

“原来如此......”

朱元璋言尽于此倒也没有继续说下去,与此同时,这大殿之中煮沸的粮食倒也散发出了香味。

不得不提,这没有现代化肥等一系列的化学肥料养殖而成的稻谷,的确味道不错。

众多大臣食用以后,那也是回味无穷。

单单这简简单单的一碗饭,让大家的身心都得到了满足。

朱元璋看着大家吃的差不多,甚至露出这等满足之色,随之倒也放下了碗筷,正襟危坐,开始了表演。

“各位爱卿,现在大家酒足饭饱,不知道各位现在如何评价这等伙食?”

“陛下,这稻谷恐怕是微臣吃过最好吃的粮食没有之一,不仅色泽上佳,甚至这味道,都和市井购买的五谷难以相提并论!”

“是呀陛下,没想到这淮南地区居然能够盛产如此美味的大米,微臣能够吃上一次,倒也心满意足了。”

大家此时那都是发自肺腑,将心里头那些赞美词都用上了。

朱元璋听闻,倒也颇为满意,随之,又对着台下的众人提议道。

“那各位觉得此类大米能否在淮南地区推广种植?有如此五谷,恐怕这天下人的生活水准也能提升不少。”

“这......微臣不知,微臣只是知道这天下之物,以稀为贵,而且,能够种植出如此成色的稻谷,恐怕也不容易,相比较吃好,依微臣所见,还是吃饱比较好。”

“是呀,我也觉得范敏大人说的不错。”

一众人等,在范敏说完话之后,倒也附和了几句。

“是这样吗?那咱现在倒是有个问题,按照你们的观念,这一亩稻谷产量大概在多少才算是合格的?”

“回陛下的话,现在的稻谷,大概亩产在六百斤左右,便算是优良了。”

“六百斤?那咱如果说你们现在吃的稻谷,一亩地能够最少产出六百斤,你们现在怎么想?”

“最少六百斤?”

范敏作为户部尚书,听到这个消息,内心的震撼算是最大的。

六百斤的亩产,而且还是最少有这个数,这说出去,恐怕大部分人,都得吓坏吧?

“陛下,最少六百斤亩产的稻谷,微臣闻所未闻,但如果真能做到,那简直就是大明的福音!”

“的确!只不过这事情就好比是天方夜谭。”

大家并不认为朱元璋说的是真的,毕竟在大明时期,一亩地能够产出六百斤的大米,那都算是大丰收了!

可胡惟庸却似乎嗅到了良机,他跟随朱元璋多年,而且官场沉浮,人也精明,随之便也迈出步子,拱手打断了大家的发言。

“陛下,如果稻谷真的能够达到如此亩产,臣倒是觉得,可以在山西一代率先实施种植,此地官田颇多,也善于治理,甚至还能......”

“那按照丞相的意思,你打算让谁担任田地管理的工作?”

精品推荐

最新小说

相关资讯